注意!益生菌保健食品要这样选,秋冬的第一份保健食品指南来了!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2-01
“300亿活性乳酸菌”、“让肠道做运动”,大街小巷的广告词让乳酸菌一下变得家喻户晓。人们也开始有意识追求这些益生菌。市场洞察了消费者的心理,出现了不少号称添加乳酸菌的食品。但是这些保健食品真的有效吗?
就在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第3期省级食品安全抽检信息显示,某公司生产的胶囊(保健食品)乳酸菌不合格。
这种胶囊属于保健食品,国家食药监局2005年发布的《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评审规定(试行)》中明确规定:活菌类益生菌保健食品在其保质期内活菌数目不得少于106 CFU / mL(g),也就是100万CFU / mL(g)。
也就是说,益生菌必须是活菌且达到一定的数量才有用,如果乳酸菌不达标,益生菌就无法“活着”到达肠道。此次抽检的某品牌胶囊的乳酸菌只有5.4×105CFU/g,远低于100万CFU/ml(g)的标准。
乳酸菌大多数人都是听得多但了解得少,它是一种益生菌,能够将碳水化合物发酵成乳酸。主要功效是调节胃肠道菌群,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另外,它对脂肪的代谢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乳酸菌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制作过程中的成分配比不达标,或者是运输储存方式造成。
乳酸菌帮助保护身体抵御有害细菌,寄生物和其它有机物。在它分解时,会释放过氧化氢等物质产生一种不利于有害菌群的毒性环境,并帮助将它们清出体外。此外,它在消化过程中也扮演重要角色,能产生一些促进消化的化学品。
事实上,想要获得益生菌的益处需要满足很多特定条件。首先,需要特定菌种,必须对健康有益的菌种。同时,要保证足够的数量,肠道中有上百亿细菌,如果摄入的菌数不够是产生不了影响的。一次摄入不超过1亿个活菌,不连续服用,一般很难达到健康作用。最后,还要保证产品有足够量的活菌能到达肠道。
由此可见,乳酸菌作为人体内的有益菌,一旦出现不合格的问题,便会成为肠道内的有害菌。轻则扰乱肠胃道菌群平衡,重则会危及其他脏器乃至身体健康。
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亚洲第一大保健食品消费市场,近年来,“90后”年轻人正成为购买保健食品的“主力军”。但很多消费者对此的了解十分模糊,那么,保健食品到底要如何购买呢?
保健食品应有与功能作用相对应的功效成分及最低含量。所谓功效成分,是指能通过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径,调节人体机能的物质。
目前主要包括以下9大类:
1.多醣类:如膳食纤维、香菇多醣等;
2.功能性甜味料(剂):如单糖、低聚糖、多元醇糖等;
3.功能性油脂(脂肪酸)类:如多不饱和脂肪酸、磷酯、胆碱等;
4.自由基清除剂类:如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光甘酞过氧化酶等;
5.维生素类: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
6.肽与蛋白质类:如谷光甘肽、免疫球蛋白等;
7.活性菌类:如乳酸菌、双岐杆菌等;
8.微量元素类:如硒、锌等;
9.其他类:二十八醇、植物甾醇、皂甙(苷)等。
除此之外,以补充人体营养素为目的的营养素类也纳入了保健食品的管理范畴,被称为营养素补充剂,如补充人体钙、铁、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保健食品。
同时在购买保健食品时也要注意鉴别。首先要寻找保健食品上标注的保健食品的“蓝帽子标志”。其次,在“蓝帽子标志”下方必须标注批准文号并且批准文号格式须统一。国产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是“卫(国)食健字”,进口保健食品是“卫(进)食健字”。
同时,保健食品的批准名称不提功效,包装必须注明:名称、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配料、功效成分、保健作用、适宜人群、食用方法、日期标示(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储藏方法、执行标准、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卫生许可证号,缺一不可。最后,消费者还可以通过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询该保健食品是否正规。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养生成了社会一大主流,保健食品受到追捧,但是保健食品的功效是否像宣传的那样,需要对保健食品质量进行把控。
此次抽查出不合格产品的企业,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已要求相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时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依法查处,并将相关情况记入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这将对企业造成巨大的影响,因而保健食品企业加强对产品的检测及管控,才能更好的立足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