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资讯

返回列表

无糖食品入口甜味不减,甜味剂安全性到底几何?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5

无糖饮料、无糖零食作为年轻人的新宠,因其在具有不含糖,热量低的特同时,还能具有和普通含糖食品具有相同的风味。使其迅速成为市场上不可小视的力量。


所谓无糖食品或者0糖食品,在字面意思上来看是指食品中没有糖类,但按照GB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通则》规定,糖含量≤0.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就可以在包装上标称为无糖或不含糖。所以只要食品中的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糖类总含量不超过0.5g/100g,就能被称为无糖食品。

甜味剂1

而如此少量的糖却还能感到很浓的甜味,就需要添加甜味剂来获实现。这类无糖产品由于不添加或者少添加由淀粉水解的糖类,所以能在保持风味的同时大量减少热量的摄入,起到控制糖分,减少热量摄入的作用。

无糖产品迅速蹿红,安全性引人担忧

甜味剂作为食品中蔗糖等的替代品,对于食物的开发生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甜味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一种,就让的一些人开始担心其安全性问题。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一种,甜味剂可以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


我们常说的食品中葡萄糖、果糖、蔗糖等糖类物质虽然也属于天然甜味剂,但因为长期被食用,而且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被视为食品原料使用,不作为添加剂。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天然甜味剂有甜菊糖、甘草、甘草酸二钠、甘草酸三钾和三钠等。人工合成甜味剂有糖精、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力甜等。


而甜味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角色在食品中出现,难免的就会让消费者对其安全性产生隐忧。是否会增加糖尿病风险,引发心血管疾病?可能会导致中风,引起肥胖?甜味剂会过度激发食欲、过量摄入会导致腹泻,加重肾脏负担?各种关于甜味剂的说法也众说纷纭。

 

甜味剂2

食品不必谈“剂”色变、安全检测护航无糖食品发展

甜味剂作为食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种添加剂,其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为了保证无糖食品的安全性,生产厂商会有一系列的手段来确保出厂食品的安全性。


根据国家标准合理添加

首先便是对于添加剂的安全使用,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有着确的安全使用范围和限量规定。


甜味剂中提到最多的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也就是常说的甜蜜素,在冷冻饮品、水果罐头、饼干、饮料、果冻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65g/kg,在面包、糕点中的最大使用量可以到1.6g/kg。另一种甜味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又名阿斯巴甜),在冷冻饮品中最大使用量为1.0g/kg,在果蔬汁类饮料、蛋白饮料、碳酸饮料、茶、咖啡、植物类饮料、风味饮料类食品最大使用量则为0.6g/kg。由此可见对于甜味剂在食品中的使用国家规定标准是极其严格而且细致的。

甜味剂3

而至于符合规定的甜味剂也会产生危害,则是危言耸听的说法。无论是天然甜味剂还是人工合成甜味剂,都会经过科学和严格的风险评估测试,甜味剂的安全性也已经得到多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和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的肯定,只要按照相关标准使用甜味剂都是安全的。而针对于说无糖食品能帮助减肥,其确实在保证食用食物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减少了能量物质的摄入,但效果是微小的,不能只依赖于无糖食品。


安全性检测守护食品安全

当然除了对甜味剂等添加剂的使用量及范围做出规定,食品到达市场前还需要进行至关重要的安全性检测,包括检测其感官指标,检测食品异味、杂质、气味、状态等;理化指标,检测其理化性质是否达标;微生物指标,确认产品中的菌落总数、霉菌酵母、大肠菌群、致病微生物等是否超标;以及污染物指标,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其他污染物等。

甜味剂4

高举“健康饮食”“吃了不胖”等大旗的无糖食品走入大众视野,抓住了当代青年人消费观念的同时更需要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要看清其本来面目,但也不能被一些传闻干扰了选择。选择合适的产品,而不是一味地跟风才是健康生活的不二法门。

甜味剂5

英格尔集团

检测研发中心:上海市闵行区瓶北路155号

电话:400 182 9001

网址:www.icas.org.cn

版权所有© 英格尔检测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沪ICP备150243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