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文件要求土地全面体检,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刻不容缓!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23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其中要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确提出需要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
关于第三次土壤普查,在去年2月16日国务院已经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此次土壤普查在2022年开展普查试点,于2023年-2024年全面铺开普查,到2025年实现对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土壤的“全面体检”。
1、普查意义
我国虽号称地大物博,但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均属严重限制型。但我们仍以全世界8%的耕地养活了20%的人口,这得益于种植技术的进步,其中就包括对于土壤情况的深入掌握和合理规划。距离上次土壤普查已经过去40年,多年的高度集约化生产,当时的数据已经不能反映现在的土壤质量情况。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势在必行。
土壤普查是对范围内的土壤由下而上逐级实施土壤调查、制图,编制汇总土壤资料和成果验收的过程,主要普查内容包括:土壤形成因素、典型土壤剖面描述、土壤类型的确定、土壤理化性状的测定、土壤评价和低产土壤改良规划等。通过土壤普查可以摸清全国土壤资源,实现农业生产布局的合理规划,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对;已经污染的土地做出保护恢复措施,促进土壤健康,实现整体环境生态化发展趋势。
2、主要普查任务
土壤普查需要对全国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的土壤进行调查,具体调查内容分为以下几类:
土壤性状普查
通过土壤样品采集和测试,对土壤颜色、质地、结构、容重、孔隙度、吸收性能、有机质、酸碱度、养分情况、重金属等土壤理化指标进行分析化验。对于满足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所需微量元素的,在典型区域内普查植物根系、动物活动、微生物数量、类型、分布等土壤生物学指标。了解土壤性状在各地域的分布情况,根据实际条件助力农业结构优化发展,同时针对具体情况拟定修复改善措施,是对其进行详细调查的重要意义之一。
土壤类型普查
需要通过实地踏勘、剖面观察等方式核实与补充完善现有土壤类型资料,了解土壤条件改变情况。同时通过土壤剖面挖掘,重点普查1米土壤剖面中沙漏、砾石、黏磐、砂姜、白浆、碱磐层等障碍类型、分布层次等进行归类总结,纳入系统整理,研究阐明土壤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发生、发展的规律。为合理利用土壤、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业生产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立地条件普查
土壤立地条件需要调查的是土壤野外调查采样点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气候、水文地质等环境因子的综合。只有将立地条件深入了解清楚,才能在接下来的修复改造,合理优化种植中有参照,有理论数据支持,避免盲目改造对土壤情况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土壤利用情况普查
结合样点采样,重点普查基础设施条件、种植制度、耕作方式、灌排设施情况、植物生长及作物产量水平等基础信息,肥料、农药、农膜等投入品使用情况,农业经营者开展土壤培肥改良、农作物秸秆还田等做法和经验。
土壤数据库构建
根据上述已有的调查数据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土壤空间和属性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包括土壤类型图、土壤质量图、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图、地形地貌图、道路和水系图等。属性数据库包括土壤性状、土壤障碍及退化、土壤利用等指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土壤数据管理中心,对数据成果进行汇总管理。
土壤样品库构建
依托科研教育单位,构建国家级和省级土壤剖面标本、土壤样品储存展示库,保存主要土壤类型样品和主要土属的土壤剖面标本和样品。有条件的市县可建立土壤样品储存库。
土壤质量状况分析
利用普查取得的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剖面性状和利用情况等基础数据,梳理土壤中营养成分、有机物、生物学指标等成分含量,了解土壤中的有害成分和污染物,包括各类农药残留、抗生素、化学药剂等物质,对土壤使用情况、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
时隔40多年,我国再次开展全国土壤普查活动,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土壤改良和土壤健康的构建,让绿色农业向着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食物健康、农民增收;同时增强土壤固态能力,打造生态化产业链,面对全球巨大的碳排放压力,有效利用土壤有机质作为碳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助力中国达成“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宏伟目标。